2025年的厨电行业,正如樱雪集团董事长李荣坤所言:“只要有人,厨电永远都是朝阳行业,永远有发展的空间。”这一判断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得到充分印证。奥维云网数据显示,前
2025年的厨电行业,正如樱雪集团董事长李荣坤所言:“只要有人,厨电永远都是朝阳行业,永远有发展的空间。”这一判断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得到充分印证。
奥维云网数据显示,前5月厨卫市场零售额同比增长9%,热水器市场增长5.8%,整体市场在“以旧换新”政策驱动下保持韧性。然而,行业分化加剧——清洁电器、空调等品类维持两位数增长,而烟灶、集成灶等传统厨电品类却陷入增长瓶颈。
这种增长的悖论背后,是规模扩张与利润承压的失衡,是政策依赖与消费信心不足的交织,更是高端化转型进入深水区的真实写照。
面对这一复杂局面,行业亟需从“扶梯而上”的惯性增长,转向“逐阶而上”的扎实转型。正如李荣坤董事长强调的“铸造‘百年品牌’的坚定信念”,樱雪集团选择在此时斥资3亿元打造新工业园区的战略举措,正是其“再造一个新樱雪”战略的具体实践,为行业提供了一个以长期主义穿越周期的鲜活样本。
2025年,在经济结构调整与消费升级的宏观背景下,厨电行业悲观情绪持续蔓延。唱衰者不在少数,然而事实并非如此。
根据GfK中怡康测算数据,2025年1~5月,中国家电市场的销售额达到4022亿元,同比增长12.7%。细分板块中,生活家电和白电的同比增速最快,分别达到16.1%和13.5%。令人意外的是,被不少人唱衰的厨电居然也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,增幅为10.2%。
数字背后说明,在大浪淘沙的行业进化中,仅有部分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升级驱动整个行业持续向上。
从2025年上半年整体来看,不少企业因市场不确定性收缩战线。然而,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樱雪集团却选择逆势加码:总投资3亿元、建筑面积6万平方米的新工业园区即将于7月23日落成。
这一战略动作并非简单的产能扩张,而是通过智能制造、研发升级与绿色低碳技术的系统性布局,构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飞轮。这一飞轮由三大核心齿轮驱动:
首先是智能化齿轮——4.0全自动化生产线和AGV智能物流系统将生产效率提升30%,零接触喷涂技术更让产能实现3倍跃升;其次是技术齿轮,科研技术实验室与“未来厨房展示区”聚焦AI控温、智能互联等前沿技术,100余项专利形成坚实壁垒;此外是绿色齿轮,通过资源集约化配置,打造出“经济效益高、能耗低”的新质生产力标杆。
这种系统化布局,不仅突破了厨电行业“增收不增利”的困局,更重新定义了高端化转型的路径——不是简单的产品升级,而是从制造体系到创新生态的全维度重构。
7月23日,中山南头,樱雪新工业园的启幕将成为中国厨电行业转型历程中的重要注脚。
这不仅是一个制造基地的升级,更折射出行业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创造的发展轨迹。当前厨电市场已告别政策驱动的直梯式增长,进入需要精耕细作的步梯式发展阶段,樱雪的实践为行业指明了三条进阶路径。
技术定力构筑竞争壁垒。在价格战白热化的市场环境中,樱雪选择以研发投入和智能制造作为突破口。新园区配备的4.0全自动化生产线和科研技术实验室,正是对“重营销轻研发”短视行为的正面回应。这种坚持长线布局的战略定力,为企业在核心技术方面赢得了主动权。
用户思维重构价值链条。当行业仍陷于功能参数的内卷时,樱雪已率先转向情绪价值的挖掘。新园区打造的智能厨房场景,不仅展示技术实力,更通过场景化体验满足新生代消费者对厨房社交、健康管理等多元化需求。这种从卖产品到卖生活方式的转变,正是突破增长天花板的关键。
生态协同放大转型效能。通过提升核心部件自制率、深化区域产业链合作,樱雪构建了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。这种共生共赢的发展模式,有效降低了转型风险,也为行业提供了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创新的转型范式。
在厨电行业从规模红利向价值红利转型的关键期,樱雪新工业园所展现的,正是一个传统制造企业如何通过智造升级实现价值跃迁的完整路径。这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,更是发展理念的重塑。当行业告别野蛮生长,只有将技术创新、用户洞察和生态建设深度融合,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赢得先机。
当厨电产业站在历史拐点,樱雪以智造为支点的转型实践,正在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解题思路。这不仅是生产方式的变革,更是发展理念的重塑——唯有将技术创新、用户洞察和生态建设深度融合,才能在打造百年品牌的道路上行稳致远。
7月23日,让我们共同见证这场由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蜕变,期待樱雪在“再造一个新樱雪”的征程中,为中国厨电行业树立新的标杆。